香港金融史 | 01 两个被挤兑的银行

October 17, 2019香港金融史

Lynn的一些想法: 社会一旦出现问题,应该谁来买单?政府还是大众?60年的香港财政司长叫郭伯伟,是一个典型英国公务员,他在1961年到1971年当了十年香港的财政司长。他管理香港财政的方式就是政府不干预的自由市场,英语叫做positive non-interventionism。郭伯伟当时甚至认为连搜集经济数据這個動作,对香港政府经济政策也没有多大帮助,做的是无用功。经过多家银行倒闭的事件后,其实也证实政府完全不干预市场的政策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行的。但郭伯伟是为他后来的多位继任者作出了一个典范,将香港打造成小政府、大市场的架构。 想想当时香港人心惶惶,本地华资银行资金困难的传言像一把野火在市场上“呼呼”的烧了起来。即便是当时奉行“积极不干预政策”的香港政府,也不得不干预了。由政府的财政司出面作出官方保证,香港银行财政体系健全并拥有充足资金,让市民不要為银行存款担忧,甚至颁布紧急法令宣布英镑为法定货币,从伦敦大量空运英镑至香港应付货币不足。当时的港督下令,每个存户每天提取现金最高限额为100港元。很多人现在看60年代只是几家华资银行连续倒闭的事件,只是一个地区的局部事件,造成的影响不多。但想想在那个绝大多数人对股票知识一无所知,电脑还算是个稀罕物的年代。很多中小企业很可能因为提现限制等问题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,从而破产。几十年的辛苦耕耘一周内化为乌有,甚至倾家荡产。 信任和监管的问题,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华资银行的模式,就有点像两年前的P2P。当时行业一片大好时,风口之上,企业为了吸引存款或投资款可以无所畏惧的提供高息,而通常会忽略潜在的大部分的风险。存户或投资人也为了高息铤而走险。 当时的银行业也没有良好的合规及监管约束,要知道1948年1月香港政府才正式通过第1部银行法律《银行业条例》。香港金融管理局1993年才成立。监管的缺失导致当时的人们缺乏信心,一旦听到挤提消息,就引发群众恐慌。 信任,一直是构建金融系统的基石。无论是对人、对机构亦或是对机器,人类的信任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。 技术层面:譬如,我是否相信你懂得怎么做一个业务,而且如何做好它? 道德和性格层面:譬如,我能否相信你不会偷走我的钱? 个人隐私方面:譬如,如果我告诉你,我个人或家人的一些事情,我能否相信你?你是否会到处散播这些信息? 这是交子奇遇记的第一集,我想以信任的故事开头,能持续讲讲金融、科技和合规的一些小故事。

Read more